发布时间:2024-10-17 11:37:30
重温经典——《血战大西洋》
记得在很久以前,偶看过蒸一部影片,是黑白的,叫《血战大西洋》。是描写盟军援苏商船运输队的,美国“自由轮”船队在往苏联运送军事物资时,遭到德国狼群潜艇围攻,多数被击沉,队形被打散。船队总指挥下令解散队形,各船自由行动。其中的一艘自由轮经历过沿途德国潜艇和飞机的轮番打击后。胜利抵达苏联目的港的故事。 装载十万桶汽油的美国自由号不幸被德军潜艇击中,船员们互相帮助集体弃船逃生,重建自由号后,为了不让德军发现共同运送战争物资的其它七十三艘商船,自由号成员全体集中奋战,引开敌人,击落敌机, 撞沉敌潜艇,将战争物资成功送往苏联。
以前也看过专门描写盟军运输队与德军狼群之间战斗的书籍,叫《Black May》(《黑色五月》)。是用一种日记的形式记录的一次运输船队的作战行动。作者通过记录护航运输编队与德军潜艇的较量以及沿途发生的惊险刺激的故事来作为该书的卖点。然而通过比较偶发现,两者还是有些相似的地方,都是以盟军的护早林航运输编队与德军的狼群周旋作战为题材,只是故事发生的地点不同罢了。然而描写的对象只有两个,一个是运输编队,另一个是德军的狼群。
看这部影片还是很早的时候,作为黑白影片的《血战大西洋》本来是引不起偶的兴趣的,但是他描写的题材却引起了偶的兴趣,于是饶有兴致的如观看了这部影片。发觉作为一部黑白影片,还是有可看的东西的。
由于拍摄年代久远,所以影片的质量不是很好,另外由于影片描写的战斗故事大多发生在夜晚,加上是黑白电影,所以画面的质量还不是很令人满意。稍有军事知识的人都知道,盟军援苏运输队的航线要经过德军控制的挪威瑞典等国家,加上北极航线本身恶劣的气候环境,所以当时的条件还是十分艰苦的,海里有德军潜艇的追踪,天上还有沿岸机场起飞的德军飞机的拦截,所以作战环境比大西洋航线恶劣很多。而且根据历史资料的记载,当时在德军海空军的封锁下,战争初期到达苏联的运输船寥寥无几,那些物资也不过是一种道义上的援助和精神的象征,根本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影片中的自由号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始了他的征途。初滑包哥沿他黑掌存期运输编队遭到沉重的打击,多数运输船被击沉,剩下的也分散突围,各自寻找航线往港口前进。
与其他影片的题材不同,本片取材于最平凡的一艘运输船,在战争中,即使是几万吨的战列舰也随时有被击沉的危险,更何况是基本没有防御能力的运输船。当德军发起海空联合攻击或者夜间偷袭的时候,往往让大家促不及防,除了和敌人搏斗以外,还要应付随时出现的危险情况,记得影片中有这么一个细节,一艘波兰的运炸药的船就是在躲避中,差点与另一艘船相撞,而这类的情况还是常常发生的,可见危险是无处不在的。而且一到晚上就必须加倍小心,因为狼群常常趁着黑夜的掩护,尾随运输队发动可怕的攻击,而且是群起攻之。但是运输队的成员们毫不畏惧,奋勇作战,利用运输船上的防卫武器,与敌人奋勇搏斗。在敌机的扫射下监守炮位,击落许多敌机。面对浮出水面,炮击运输船的德军潜艇,运输船冒着自己沉没的危险,奋勇的撞了上去,将一艘德军潜艇拦腰撞沉。
此类等等的故事不过是整条漫长航线上的众多潜伏的危机之一,面对凶狠的德军潜艇,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飞机,船员们不但没有掉头逃跑,反而是更加坚定的朝着目的地港口艰难的前进着。一次次的挫败敌人的进攻,一次次的化解航行过程中的险情。虽然有几艘运输船被击沉了,但是余下的运输船依旧义无返顾的前进着,就像一个相敌人阵地冲锋的战士一样,一海里一海里的前进着,直到目的地港口。
其实整部影片没有什么可圈可点的,也就是一般的战争片,再加上是黑白的,自然关注的人就少,但是偶觉得他的政治意义大于故事的意义。偶已经记不清他是哪国导演拍的了,估计是英美吧。在历史上这条航线具有很特殊的意义,他联系了整个东西部的盟军战线,历史上的北极航线条件之艰苦是出了名的。但是作为盟军阵线里的美英等国,出于道义和义务还是给予了苏联很大的援助,才有了本文中发生的故事,作为同盟国的一条重要的航线,他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给处于困境中的苏联带去了大批的装备和生产装备的机器,或许战后的苏联人不这么看,但是对于当时战争条件下的盟军阵线而言,该航线的意义绝对是重大的,他为反法西斯,反纳粹的正义战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那些船员为了反法西斯阵线的胜利,为了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放弃优越的条件,义无返顾的投入了当时这条公认的死亡航线,从一开始的极高的战损率就可以看出这条航线的艰苦之处了,而且是在当时强大的德国海空军的眼皮底下,冲破封锁,抵达胜利的港口,其精神上的意义远大于物质上的意义,更重要的是紧密的团结了盟军阵线,为反法西斯战胜的最后胜利,付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诺门坎战役电影网上有,但都被会员收费制给阻拦住了。